您现在的位置是:心海E站 > 句子大全 > >正文

121句马相伯名言名句,经典语录精选好句

发布时间:2023-10-06 09:27:29 admin 阅读:59

导读马相伯名言 1、马相伯的故事 (1)、清朝维新派领导梁启超先生,有过2次婚姻,似乎并不多。但梁启超迎娶第二任夫人王桂荃,第一任夫人李蕙仙还活得好好的,等于梁启超是左拥右抱,...

马相伯名言

1、马相伯的故事

(1)、清朝维新派领导梁启超先生,有过2次婚姻,似乎并不多。但梁启超迎娶第二任夫人王桂荃,第一任夫人李蕙仙还活得好好的,等于梁启超是左拥右抱,尽享齐人之福。不过,李蕙仙和王桂荃的感情不错,对子女都悉心教育。因此,梁启超所有孩子与两个妈妈的关系都很好,一个称“妈”,一个叫“娘”。

(2)、可马相伯毅然规定不允许教师在课堂内讨论宗教。

(3)、马相伯立即写信给冯玉祥,表示愿以“首领”担保。12月10日,马相伯向报社记者发表谈话,说七君子“都很好,很有学问”,“我敢说,愿意拿我的头颅来担保他们”。

(4)、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在鸦片战争中出生的马相伯,尝遍了中国近代史上所有外辱,上海沦陷后,他亲手创办的复旦大学迁往大后方,马相伯也走上了流亡的路。马相伯先是流亡桂林,后因战局吃紧,他再从桂林流转昆明,当走到越南凉山时,他羸弱的身子再也走不动了,就只好留在越南凉山。他的家人,都不敢告诉他这是外国,因为他是坚决不肯留外国的。也正是在这个时期,马相伯为复旦学生写下了“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这是他讲了三十几年的一句名言。

(5)、1月19日,教育部正式成立,当时全国各地仍然十分混乱,南北议和正在进行,清帝仍未退位,临时政府的政令未能有效推行。在这种情形下,蔡元培踏出了民国教育的第一步。

(6)、蔡先生之为人,真是所谓“君子和而不同”,他和哪一个人都很和气,然而他有一个“自己”。绝不是因为做人和气,就会人云亦云。蔡先生所到之地,谁和他相处,都像从前人交了程明道一样,如坐春风之中。不过虽坐春风之中,很感到有一种严肃之气。如果我们以之比古人,蔡先生很像周公,“不骄不吝”、“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什么事情,也是“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俨如周公风度。

(7)、1月19日,教育部正式成立,当时全国各地仍然十分混乱,南北议和正在进行,清帝仍未退位,临时政府的政令未能有效推行。在这种情形下,蔡元培踏出了民国教育的第一步。

(8)、被张之洞誉为“中国第一位演说家”的马相伯有句名言,即“救国不忘读书,读书不忘救国”。我们从中感受到了马相伯的人文情怀和家国情怀。马相伯从小天资聪颖,有超强的记忆力和毅力,具有极好的语言天赋,上过私塾,学习过西方知识文化。

(9)、其故居有江苏丹阳、丹徒和上海徐家汇、松江泗泾等地。墓园在上海宋庆龄陵园内。

(10)、马相伯先生一生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苦难和奋进,他为教育倾尽家财,追求用教育叫醒世人,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人才。“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他教育救国、振兴中华的崇高心志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让我们敬仰和感动。

(11)、当时康、梁门下的人接踵而至,他最敬佩谭嗣同,又与梁启超有己丑年同年中举的关系,照说他会和康、梁同走维新路线,情形可料。可是,以他的性格却耻于与炙手可热的人相依附,维新派杨锐欲想拉拢,也被他拒绝。9月间,戊戌政变发生,保守派控制整个大局,百日维新的所有新政,除了京师大学堂仍然保留之外,全部都在转眼之间被推翻了。

(12)、鱼群从不会为反对捕鱼事业而集体斗争,他们只是想怎样从网里钻出去。(索尔仁尼琴)

(13)、可是,张爱玲只是胡兰成众多“好妹妹”中的一员。当胡兰成与张爱玲眉来眼去前后,还与汉阳医院护士周训德、斯姓同学父亲的姨太太范秀美打得火热,还与后者在浙江丽水私结为夫妇。

(14)、相辉堂是复旦大学校园内最具历史意义的建筑,是复旦人共同的精神家园。马相伯是复旦大学的创始人,李登辉是复旦的重要建设者,相辉堂是对他俩永恒的纪念。相辉堂见证了复旦近一个世纪的风雨沧桑。

(15)、先生经历百年战乱,苦难赋予他的是救国的使命,他似那段暗黑中国历史中的日月光华,在60岁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恢复创办复旦学校,吸引了当时的精英:蔡元培、于右任等名仕前来求学。前者蔡元培先生秉承先生之风重振北大;后者于右任先生除了书法造诣被誉为当代“书圣”外,他还秉承了马先生的教诲:不以空言抒愤,救国必先科学,先后创办了三所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大学、西北农业科技大学,至今都是当代名校,为国家输送着新鲜的血液。先生90多岁时还为了抗日救国提笔募捐,热血未凉,燃尽余辉。

(16)、蔡先生平时待人,对好人没有不尊敬,对坏人,也没有不宽恕。这个人只要有一点可取之处,总是待他很好。他惟一的志愿,一定要盼望中国出些了不得的大学问家。因为他抱了这种志愿,以前有了许多当仁不让的事。

(17)、被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有过3次婚姻。当然,蔡元培都是在前任夫人去世后,才迎娶新任夫人。

(18)、写过《故都的秋》的郁达夫,年轻时放浪形骸。1913年,17岁的郁达夫到日本留学时,还详细记叙了在日本狎妓的经历:“我一个人住在被厚雪封锁住的乡间,觉得怎么也忍耐不住了,就在一天雪片还在飞舞着的午后,踏上东海道开往东京去的客车……受了龟儿鸨母的一阵欢迎,选定了一个肥白高壮的花魁,这一晚坐到深更,于狂歌大饮之余,我觉得竟把我的童贞给破了。”

(19)、学社社员劝其姊妹就学,自此女校学生渐多。爱国学社成立后,蔡元培等几个具有进步和革新思想的人士,从此与一群热情奔放的青年学子日夕相处,彼此间互相影响,言论和思想都有了急剧的发展,不久便激起更大的浪潮,震撼了上海甚至整个中国。

(20)、1907年4月,清政府派孙宝琦为出使德国大使,孙宝琦允每月资助元培学费30两,而商务印书馆又与蔡元培订定每月送编译费百元。基本生活费用问题既已解决,元培遂随孙宝琦赴德留学。这一年蔡元培已四十一岁,作为一个留学生,年纪似乎大了一点;可是,他时常想争取进修机会以充实自己的学问,这种好学的精神,实在令人敬佩。

2、马相伯名言名句,经典语录

(1)、严格地说来,康有为和梁启超都是清朝末期的人,过着三妻四妾的生活,似乎可以理解,可留学过英美的时髦文人,就不“渣”吗?

(2)、吴敬恒说蔡元培,在做人的态度上,对自己是“不骄不吝”,对人是“和而不同”,只要这个人有一技之长,没有不取其长,绝不问其短处如何。然而他无时或忘的,就是他自己的主张:鼓励造就大学问家出来。这有一个实例可以拿来佐证。

(3)、比梁启超相比,维新派的另一名领导康有为先生就“渣”得过。

(4)、学校定名“复旦”,既含有“光复震旦”之意,

(5)、近代中国史上,人格最高尚的知识分子首推蔡元培。他在教育、学术、思想以至政治等方面,都有巨大的影响,他一生竭尽知识分子的责任,常倾向于革新的、进取的事物,具有开创及领导之功,不愧是一代宗师。

(6)、这个事件对清末学界的影响无比重大。蔡元培和吴敬恒、章太炎、蒋维乔等,便在中国教育会的二楼成立“爱国学社”,社员55人,都是南洋公学的退学生。

(7)、光绪三十二年(1906)秋,蔡元培跑到北京,一心想申请去德国,但因政府绌于经费,无法派出。后在译学馆任教,等待出国时机。译学馆后来归并京师大学堂,而1912年京师大学堂改为北京大学,所以蔡元培这次在译学馆的任教,实在是服务于北大的第一次。他的《中国孙宝琦像伦理学史》一书就是在这段时期写成的。

(8)、这个事件对清末学界的影响无比重大。蔡元培和吴敬恒、章太炎、蒋维乔等,便在中国教育会的二楼成立“爱国学社”,社员55人,都是南洋公学的退学生。

(9)、军国民教育会会员黄兴归国后,创设“华兴会”,拟于1904年慈禧太后七十岁生辰之日,发动长沙等地起义。杨笃生回上海,别树“爱国协会”,由他担任会长,章士钊副之,蔡元培、陈独秀、蔡锷等也同时加入。

(10)、4真正不羁的灵魂不会真的去计较什么,因为他们的内心深处有国王般的骄傲。——杰克凯鲁亚克《在路上》

(11)、胡适早年在上海,风流倜傥,经常打牌、喝酒、逛窑子。1914年6月,胡适幡然醒悟,开始提倡禁嫖,尊重而同情堕落的女子,主张玩弄女性是“大恶”:"今日急务,在于一种新道德,须选造成皆知女子堕落为天下最可怜之事,令人人皆知卖良为娼为人道大罪,令人人皆知狎妓为人道大恶、为社会大罪,则吾数千年文教之国,犹有自赎之一日也。"

(12)、人类以自作聪明的傲慢,忘记了有两样东西不能碰:一个是潘多拉盒子,再一个是多米诺骨牌。

(13)、蔡先生之为人,真是所谓“君子和而不同”,他和哪一个人都很和气,然而他有一个“自己”。绝不是因为做人和气,就会人云亦云。蔡先生所到之地,谁和他相处,都像从前人交了程明道一样,如坐春风之中。不过虽坐春风之中,很感到有一种严肃之气。如果我们以之比古人,蔡先生很像周公,“不骄不吝”、“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什么事情,也是“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俨如周公风度。

(14)、学生大哗,摘下校牌,全体退学。无书可读的学生们纷纷表态:“我们誓死和马校长站在一起,可以无震旦,不可无校长……”于右任带着同学们到医院找到马相伯,大家一见到老人,就齐刷刷全部跪下了:“校长,我们没书可读了。”听到这句话,老人哭了——偌大的中国竟然摆不下一张小小的课桌!为了让孩子们有书可读,上海街头,人们常常看到一个老人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东奔西走,到处游说筹集款项:“国家再穷,可学生们总该有书读啊!”在张謇、严复和袁希涛等社会名流的支持下,马相伯于1905年中秋节在江湾另行筹建了复旦公学。

(15)、如果一个朝代遍地奸臣,必然有一个昏君坐在龙椅上。

(16)、前方打仗,急需后方援助。由于钱都捐给了学校,马相伯就上街写字写对联卖钱捐款支援前线,写一副字30元,写一副对联50元,就这样他硬生生地向前线捐献10万元!

(17)、徐汇中学,是中国近代教育史的发源地、中国第一座“新式学校”,8月26日这天,它的崇思楼小礼堂热闹非凡。

(18)、马相伯,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家。他生于1840年,死于1939年。在马相伯100年的生命历程中,历经这百年中所有的外侮。他为中华民族的自强和觉醒而不懈努力。尤其是在60岁以后,他绝望于满清政治,毁家兴学,先后创办震旦学院,复旦大学,用他深刻的思想和渊博的学问为中国现代大学教育奠定了基石。他提出“提倡科学,注重文艺,不谈教理”的办学宗旨,是后来著名的“北大精神”的发轫,对蔡元培、黄炎培等人的教育事业有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19)、“自强之道,以作育人才为本;求才之道,尤宜设学堂为先”。

(20)、写过《故都的秋》的郁达夫,年轻时放浪形骸。1913年,17岁的郁达夫到日本留学时,还详细记叙了在日本狎妓的经历:“我一个人住在被厚雪封锁住的乡间,觉得怎么也忍耐不住了,就在一天雪片还在飞舞着的午后,踏上东海道开往东京去的客车……受了龟儿鸨母的一阵欢迎,选定了一个肥白高壮的花魁,这一晚坐到深更,于狂歌大饮之余,我觉得竟把我的童贞给破了。”

3、马相伯名言68句精选

(1)、徐志摩18岁与名人张君劢的妹妹张幼仪成婚,但婚前婚后都嫌弃张幼仪,觉得她十分土气,与她结婚只是遵从父母抱孙子的愿望。

(2)、1921年,当徐志摩遇到才女林徽因后,果断踢掉张幼仪,狂热地追求林徽因。不过,林徽因最终嫁给了梁启超的长子梁思成。

(3)、现在我们所学习的都是由马相伯先生以及其他的爱国人士,经历了长期的艰苦奋战,建设出来的,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不浪费资源。

(4)、愿意放弃自由来换取保障的人,其最终既得不到自由,也得不到保障。(哈耶克)

(5)、他们的婚礼别开生面,形式别致,贺词亦谐,有人知他主张男女平等,故意在贺宴上说:“倘黄夫人学行高于蔡先生,则蔡先生应以师礼视之,何止平等?倘黄夫人学行不及蔡先生,则蔡先生当以弟子视之,又何以平等?”蔡元培答道:“就学行言,固有先后,就人格言,总是平等。”说得全场无不首肯。

(6)、朱元璋18代100多万子孙,全被杀了个精光。

(7)、男子娶妾,在当时是被认为天经地义,而再嫁和离婚则是惊世骇俗。单就此事,已可得知蔡元培的重视男女平等,打破传统社会陋习,其所受维新运动的影响是如何巨大。由于条件过苛,几经说媒,难觅合适女子为继室。一年后,始访得江西黄尔轩的女儿黄仲玉,天足、工书、有才学,遂在杭州结婚。

(8)、1936年11月23日,国民d政府悍然下令,逮捕了救国会领导人沈钧儒、章乃器、邹韬奋、李公朴、沙千里、史良、王造时等“七君子”。

(9)、光绪二十八年,元培三十五岁,开始学习拉丁文,天主教徒马相伯是他的老师。蔡元培认为拉丁文是欧洲各国语文的根本,各国语言多源于拉丁文,若不通晓,则无法了解西洋的一切古代文化。他还选派了24个学生,和他一齐向马相伯学习。后来,马相伯就以这批学生做基础,创立了震旦学院,也就是震旦大学的由来。

(10)、赵少圭:《马相伯传(初稿)》(J).中国天主教,1984(11):27-

(11)、马相伯教育思想与办学实践,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并且成为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突破点。纪录片吸取最新的研究成果,向世人展现这位百岁老人的生平事迹和内心世界,并且将马相伯漫长而多面的人生归结为“爱国老青年”的历史塑像。

(12)、近代中国史上,人格最高尚的知识分子首推蔡元培。他在教育、学术、思想以至政治等方面,都有巨大的影响,他一生竭尽知识分子的责任,常倾向于革新的、进取的事物,具有开创及领导之功,不愧是一代宗师。

(13)、   马相伯先生最为大家熟悉的印象是大教育家,创立复旦大学,首任校长,为中国教育作出重大贡献。希腊哲学家,号称西方文化中的孔子——苏格拉底,出身贫苦,曾说:你们把我看成有学问,真笑话。我什么都不懂。释迦摩尼在《金刚经》中说“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布道四十九年,离尘涅槃时更是说“我这四十九年,没有讲过一个字,没有说过一句话。”

(14)、光绪二十九年(1903)1月间,由于中国教育会的言论十分激烈,引起守旧人士利用《申报》加以讥评。吴敬恒主张在《苏报》上,由元培、章太炎和他轮流撰写文章跟他们对抗。邹容遗著3月间,章士钊等31名南京陆师学堂学生集体退学,在蔡元培的协助下加入爱国学社。同时,浙江大学堂也爆发学潮,退学生自建“新民塾”,并电请蔡元培和吴敬恒前往支持。

(15)、蔡元培十四岁至十七岁的四年间,元培就教于同县一老秀才王懋修,在王老师的熏陶下,最崇拜宋儒。在受业期间,光绪九年(1883),元培十七岁入学补诸生(秀才),放弃“举子业”,专治小学和经学,广泛地自由读书,也就不再到王懋修处学习。离开私塾后,两年间在家设馆教书,并赴杭州参加乡试(考举人),首次落第。二十岁起不再教书,在同乡徐树兰举人家中读书。徐家建有“古越藏书楼”,书籍甚多,有此机会可以博览群书。他作学问、治经偏于训诂与哲理,治史则偏于儒林传、文苑传、艺文志等,这也是当时流行的求学方法。

(16)、北京大学的前身是创办于1898年的京师大学堂,清华大学的前身是创建于1911年的清华学堂,燕京大学创建于1919年,辅仁大学创建于1925年,前身是北京公教大学附属辅仁社。

(17)、马相伯有许多创造,比如他办的学校主张文理科并重,主张要打好语言基础,主张必须训练严格的逻辑思维。如今我们提到中国学生的弱点,我们的创造力不够,早在当时马相伯己经发现了。他所设计的课程,所设计的教育方法,都是为提高学生的创造力。还有一条是,他认为教育要自主,复且的校歌中便有这样一句“学术独文,思想自由”流传至今并警示他人。

(18)、他以罕见的天赋和一生的勤奋,不仅通晓天文数学,而且学贯中西。精通拉丁,希腊等八国语言。这位出色的中国神父不堪忍受法国教师的欺辱,告别了估计的教诲,生活走出了徐家汇。他年富力壮的这个时期,全部供给清朝的洋务事业,整个壮年生涯都浪费在一项失败的事业当中。

(19)、他们不是要去解决问题,而是去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20)、除了出任徐汇公学的校长,马相伯为中国的教育事业还做了很多贡献:他租用徐家汇老天文台余屋,创办了震旦学院(徐汇区第二中心小学是其旧址);两年后,又在江湾筹建了复旦公学(今复旦大学)。作为教育家的马相伯,可谓是开创了中国教育史的一个时代。

4、马相伯的人物评价名言

(1)、光绪二十九年(1903)1月间,由于中国教育会的言论十分激烈,引起守旧人士利用《申报》加以讥评。吴敬恒主张在《苏报》上,由元培、章太炎和他轮流撰写文章跟他们对抗。邹容遗著3月间,章士钊等31名南京陆师学堂学生集体退学,在蔡元培的协助下加入爱国学社。同时,浙江大学堂也爆发学潮,退学生自建“新民塾”,并电请蔡元培和吴敬恒前往支持。

(2)、历史将永远记住这位伟人,这位中国现代文明的开启者——马相伯!

(3)、将丹阳市新区初级中学更名为“丹阳市马相伯初级中学”

(4)、此后,马相伯的身体每况愈下。临终前,也许是有预感,他找来最疼爱的孙女马玉章,问她:“爷爷没有给你留下一分钱,连你自己的钱也没有留给你,你恨爷爷不恨?”“你自己的钱”指1914年马玉章父亲马君远病逝,当时马玉章只有6个月大,马相伯的得意弟子于右任、邵力子他们筹措了一万元,以此作为资助马玉章日后的生活费和教育费。马相伯将这笔钱拿去捐给启明女校,没有留给孙女,故有此一问。除了给孙女的交代,他还留下了这样一句话:“我是一只狗,只会叫,叫了一百年,还没有把中国叫醒。” 赤诚之心,令人感慨。马相伯逝世后,弟子于右任敬挽:“光荣归上帝,生死护中华”。

(5)、1902年,蔡元培执教的南洋公学学生反对当局的封建压迫,200余人集体离校退学。退学学生请求蔡元培协助组织“共和学校”。

(6)、先生,是一个称谓,是一种修为,是一份崇敬,是一种精神。一百多年来,国民意志之接力及薪火相传,有赖先生。

(7)、北大作为五四运动的震源地,作为新中国的发祥地,对近代中国的影响是不言可喻的。“北大精神”就是“蔡元培精神”,这位北大之父,逝世于1940年,享寿七十二。他在辛亥革命前的生涯,简直是中国黎明前的奋斗纪录。他是从新旧过渡时期走过来的典型人物,他的言行典范和伟大的人格,感人至深,于今没有任何人会发生疑问。吴敬恒曾说:

(8)、马相伯在77岁时,听说袁世凯复辟称帝,对其非常痛恨,认为他是天下最大的贼。从此他决定隐居,不再过问世间任何事情。

(9)、脱离了教会,马相伯就有了更多的时间去其他国家学习。在去了日本、朝鲜、法国和意大利等国家后他才发现,一个国家想要富强,研究科学、兴办实业才是强国之本。于是,他上书朝廷提出了建议和方法,可每次都石沉大海。

(10)、光绪三十年(1904),元培在《俄事警闻》上发表了一篇《新年梦》,主张说:“我们意中自然有个中国,但我们现在不切切实实造起一个国家来,怕永远没有机会了。”又提出了外交方面应办的三件事:恢复东三省。消灭各国的势力范围。撤去租界。这篇文章,颇能反映出他这时的思想。

(11)、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学校当时的教务长蔡元培和200多名学生愤然的离开了学校。

(12)、蔡元培在德留学,直至辛亥年(1911)革命成功,始回中国,前后有四年。他进入莱比锡大学专攻哲学,在校期间翻译德国哲学家包尔生所著的《伦理学原理》,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在他初到柏林时,即闻徐锡麟起义于安庆,被执就义;不久,秋瑾又密谋在绍兴起义,也被捕遇害,光复会的力量大受摧残。

(13)、如果只允许一种声音存在,那么唯一存在的那个声音基本上就是谎言。(柏拉图)

(14)、比梁启超相比,维新派的另一名领导康有为先生就“渣”得过。

(15)、此后,他更是连续4个月发表了拯救国难的广播演讲,为救国终日奔走。马相伯先后发起了多个爱国就亡的组织,写下了"耻莫大于亡国,战虽死亦犹生"的联语。他被人们公认为救国领袖、爱国老人。

(16)、被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有过3次婚姻。当然,蔡元培都是在前任夫人去世后,才迎娶新任夫人。

(17)、谈到马相伯大师及其“中西会通,兼容并包”的文化理念,李天纲老师说,我们融汇中西,爱国不排外,崇洋不媚外。正是这样的教育理念,使其体现出海派魅力,从而影响数代人的文化理念,成为二十世纪中国最有魅力的思想之一。

(18)、蔡元培离开上海不过半个月左右,轰动一时的“苏报案”便发生。章太炎和邹容被抓,吴敬恒逃匿,爱国学社亦遭波及而解散。案发时,蔡元培正船抵青岛,接到他哥哥蔡元坚发来的电报,说“清廷已与德使商定,电青岛德吏捕蔡某”云云。元培只好返沪,又重新参与上海志士的活动,这时,适逢俄人进兵奉天,蔡元培便与刘师培等发起“对俄同志会”,参加会员有百余人。

(19)、燕京大学在1952年的全国高等院校的院系调整中,被分拆给5所大学,从此销声匿迹了。燕京大学的校园“燕园”则为北京大学所用。

(20)、不久上海沦陷,日军锋芒直指南京,冯玉祥和李宗仁安排马相伯一家移居桂林。次年,广州失守危及广西,于右任电邀马相伯前往重庆,但由于战事,只能绕道越南境内。此时已近百岁的马相伯因病体不支,滞留在越南谅山。

5、马相伯名言警句

(1)、你即使有再多的证据,也说服不了白痴。(马克•吐温)

(2)、蔡元培仍在中西学堂监督任内时,原配夫人为他生下了第二个儿子,叫做无忌,但不久王氏即因产后失调,与世长辞。还未满一周年,作媒请续弦的人很多,元培提出五个条件:女子须不缠足;须识字;男子不娶妾;男死后,女可再嫁;夫妇如不相合,可离婚。

(3)、马相伯正在筹划创办学之事,他爽快地接收了这批学生,并在不久后创办了震旦学院。

(4)、02震旦学院成立两年后,马相伯与投资方在育人目的上发生分歧,耶稣会只想教育传教士,改变办学方针,另立规章,而马相伯却希望教育出对国家有用之人。最后,耶稣会解散了学院,还驱逐马相伯老人!

(5)、除了给孙女的交代,他还留下了这样一句话:“我是一只狗,只会叫,叫了一百年,还没有把中国叫醒。” 赤诚之心,令人感慨。马相伯逝世后,弟子于右任敬挽:“光荣归上帝,生死护中华”。

(6)、没有蔡元培就没有五四。一谈到“五四运动”,便会联想到蔡元培,没有北京大学的学生倡导风潮,推动文化改革,也就没有五四运动;没有北京大学校长的开明进取,支持学生的行动,也就没有五四运动。当时的北京大学校长正是蔡元培,他又是辛亥革命后首任的民国教育总长。

(7)、《国际新闻》主编胡愈之去采访他,面对烽烟四起国破山河的中国,老人不由得想起自己起伏跌宕的百年人生,他想用教育叫醒世人,然而办了数十年,好像为国家奉献了一切,又好像什么也没有做,国家依然积贫积弱,依然有那么多国人浑浑噩噩,他很想大声问一问:国家的未来在哪里?民族的希望在哪里?他内心百感交集,活了整整一百年,也见证了这个国家民不聊生的一百年,突然泣不成声:“我是一条狗啊,叫了一百年,也没有把中国叫醒!”

(8)、先生的青年时代被评价为误入了信仰。他从小被唤作神童,11岁到上海学习神学,青年时代精通八国语言成为神学博士和神父。

(9)、为了践行自强求才的理念,他必须筹集更多的资金。他甚至决定把自己家拆了,改建成一所学堂,再把自己所有的土地捐献给天主教代为管理,以此创办了"中西大学堂"基金,专门给需要的学生使用。

(10)、马相伯生在列强入侵、民族兴亡的年代,经历大动荡、大灾难、大变化、大转型,同时也是先行者为家国天下忧思力行的百年。他为国家命运殚精竭虑,将一己的生命投身于民族救亡、民智启蒙和文化拯救的伟大使命中。我们学生,必须要具有开放的视野、健全的心态,坚定的信心,延续他对于祖国国学事业的执着和奋斗,这样才能继续这条追寻中国文化脊梁的道路。

(11)、成年后,他出国游学,会说八国语言。有人说,马相伯有着中国古代文人的风骨,也有有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后来的他也证实了这一点。

(12)、他的一生,都在反抗外国侵略、谋求祖国富强、唤起民众奋起救国;他见证了中国最屈辱的历史,却没有机会看到抗战胜利、新中国成立并富强的日子。

(13)、中国教育会会长于此时改由黄宗卿担任,却闹起会与社谁为主体之争。章太炎主张不与学社合作,吴敬恒较袒护社员。蔡元培原本态度温和,不随便袒护一方,但一向保持和平态度的蔡元培却为吴敬恒的一句刻薄话所激怒,忿然道:“我本要上德国留学去,我辞去会和社的事。”

(14)、01马相伯先生于1840年4月17日出生在江苏丹阳的一个天主教世家。12岁时他做作出了一个决定:徒步走到上海去求学。这位丹阳少年意气风发地独自向两百多公里外的城市上海出发了——都说外边的世界真美好,他要亲自去看看。他进了上海徐汇一所教会学校,苦学法语、拉丁语、希腊语等八国语言,同时攻读哲学、神学、数理和天文等学科。结果,一不小心,他成了当时的中国第一个能够熟练运用七国语言的人才。1870年,马相伯30岁,他在而立之年被授予了神学博士。1876年,马相伯敲开了直隶总督李鸿章的大门。凭借熟练7国语言,马相伯追随李鸿章,担任助手和翻译,跟着李鸿章签订了一个个“丧权辱国”的条约。回国之后,马相伯遇到的全部是冷眼,听到的是铺天盖地的“卖国贼”的骂声!

(15)、炮火连天,只为改朝换代;尸横遍野,俱是农家子弟。(莫言)

(16)、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FF)

(17)、马相伯为复旦学生写下了“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

(18)、1907年4月,清政府派孙宝琦为出使德国大使,孙宝琦允每月资助元培学费30两,而商务印书馆又与蔡元培订定每月送编译费百元。基本生活费用问题既已解决,元培遂随孙宝琦赴德留学。这一年蔡元培已四十一岁,作为一个留学生,年纪似乎大了一点;可是,他时常想争取进修机会以充实自己的学问,这种好学的精神,实在令人敬佩。

(19)、马相伯先生一生奉献与救国,虽然他唤醒不了沉睡的东方巨龙,但他仍几十年如一日的去挽救灾难深重的中国。从他身上,我感受到了爱国之心和对祖国的忠诚。他学贯东西,会八国语言,后半生又将毕生所学用于教育事业,我的感悟是即使拥有天赋是要用努力来学习更多的知识,才能让天赋为人类创造出更大的成果。

(20)、(源自《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马相伯卷》之《捐献家产兴学字据》)

(1)、写过《故都的秋》的郁达夫,年轻时放浪形骸。1913年,17岁的郁达夫到日本留学时,还详细记叙了在日本狎妓的经历:“我一个人住在被厚雪封锁住的乡间,觉得怎么也忍耐不住了,就在一天雪片还在飞舞着的午后,踏上东海道开往东京去的客车……受了龟儿鸨母的一阵欢迎,选定了一个肥白高壮的花魁,这一晚坐到深更,于狂歌大饮之余,我觉得竟把我的童贞给破了。”

(2)、1921年,当徐志摩遇到才女林徽因后,果断踢掉张幼仪,狂热地追求林徽因。不过,林徽因最终嫁给了梁启超的长子梁思成。

(3)、当时仇满的情绪已日益高涨,蔡元培发表《释仇满》一文,发表在《苏报》上。认为种族之别,一是血液,一是风习,满人血统与汉族混杂既久,其语言文字风习亦已为汉族所同化。所谓满人,不过是在政治上拥有世袭爵位、不管实业而坐食特权的一个记号而已。只要满人自觉放弃其特权,则汉人绝无杀尽满人的必要。

(4)、可以说马相伯自己一生都在不停的学习,哪怕是清朝最后动荡的时期,他都在尽自己的能力为国家出谋划策。所以,才有了那句"救国不忘读书,读书不忘救国"的至理名言。

(5)、在中西学堂内,新旧的对立是很明显的,蔡元培因过于袒护新派,旧派的堂董时加压力。最后,他愤而辞职,以示不愿意与旧势力妥协。

(6)、光绪十九年(1893),也就是中进士的第二年,二十七岁,蔡元培得授翰林院庶吉士,掌编修国史。新科翰林是有资格往各省写字卖钱的,这叫做“打秋风”。七月间,蔡元培就有南方之行,先在广州小住,入冬后,又到潮州亲戚家,住在文咸街十号元发行商店里。曾为主人写了一副对联,联语为“过事虚怀观一是,与人和气察群言”,由此可见蔡元培待人接物的态度,一向是虚怀若谷,待人和气。

(7)、同意成立“丹阳市马相伯小学”和“丹阳市马相伯幼儿园”

(8)、除了“换女人比换衣服还快”,不少民国文人出入风月场所,犹如家常便饭。

(9)、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冬,南洋公学发生“墨水瓶”事件,学生集体退学,蔡元培便介绍部分学生向马相伯求学。次年,马相伯租用徐家汇老天文台余屋,以“中西大学堂”的理念,创办震旦大学院,自任院长。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二月初学校正式开学,震旦大学也成为了中国近代第一所私立大学。

(10)、1937年3月,马相伯任国民政府委员,一时间成为中国抗战的精神领袖。

(11)、蔡元培出任教育总长以后的活动,较为人知,辛亥革命前的蔡元培,知者较少。无疑的,他的贡献主要是在进入民国以后。可是,若要探源他后半生的文化、思想、政治活动,他前半生的思想趋向、政治活动是不可忽略的。蔡元培是近代中国史上新旧过渡时期中一个成功的、典型的代表。

(12)、马相伯出生于一个天主教世家,父以教书、行医为业,开过药铺、米店和布店。他请求父亲出家产数百金,救济贫民,为教会当局所阻。及之后种种情形、冲突,马相伯感到在耶稣会内不可能对国家有所贡献,便回到上海,投身到洋务运动中去。

(13)、作为毕业后将从事教育事业的我,马相伯的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和对待教育事业不顾一切毁家兴学的事迹是值得我深入思考和努力学习的。尽管现今社会是暂且的和平安宁,马先生的许多创造仍然适用。还有,他心中慢慢载着的爱。

(14)、当时,南洋公学文科班的一位老师,因为其中一个班级里放的墨水瓶空了,就认为是这个班级学生的恶作剧。一气之下报告了学校,而学校最后的处理方式竟然是把这个班级的学生都开除了。

(15)、1900年,六十高龄的马相伯捐赠全部家产作为创办“中西大学堂”的基金。

(16)、复旦的学子们因此把“以科学救国、以科学建国,以科学创造全人类之福利”作为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17)、徐家汇时期的复旦公学,原为纪念李鸿章的祠堂李公祠。复旦公学建校初期,以吴淞提督衙门为临时校舍。1913年3月,从吴淞迁入徐家汇的李公祠。1922年,复旦大学最终迁址江湾。

(18)、严格地说来,康有为和梁启超都是清朝末期的人,过着三妻四妾的生活,似乎可以理解,可留学过英美的时髦文人,就不“渣”吗?

(19)、蔡先生平时待人,对好人没有不尊敬,对坏人,也没有不宽恕。这个人只要有一点可取之处,总是待他很好。他惟一的志愿,一定要盼望中国出些了不得的大学问家。因为他抱了这种志愿,以前有了许多当仁不让的事。

(20)、以“马相伯”命名学校,既表达对马相伯先生的景仰怀念之情,也能激励学校师生践行继承先生精神思想之志,勤奋学习。

(1)、1 有句话叫“弱国幸有顾维钧”,我国的近代史是一部充满屈辱,苦难的历史,一个有着悠久文明的东方大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状态。而中国近代第一次在国际会议上对列强说“不”的人就是外交家顾维钧。他在一站结束前就在驻美大使馆内成立小组,专门研究与战后和会相关的问题,并将结果交回国内,主张在和会上发表收回德国在山东的权益。可是,在巴黎和会上列强竟然要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对此,他有一句掷地有声的话“中国的孔子有如西方的耶稣,中国不能失去山东正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气势上完全压倒日本人。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111句罗曼罗兰最经典的一句话精选好句